話說這秦家可謂是元陵地界上有些頭臉的世家大族,祖上風光延綿,在永和年間曾出過一位名聲威望的太傅,在永嘉年間出過一位二品尚書京官,祖上先祖?zhèn)兏侵辛伺e人無數(shù),這才為秦家爭下了這百年世家門楣。
秦家可謂是百年世家大族,只近百年門庭沒落些了,秦家本族未曾出過什么顯赫人物。
不過好在秦家祖上開枝散葉,父輩一支不起眼的旁系堂叔曾于數(shù)十年前在本族的扶持下竟一朝考取功名,直入翰林院,后又外放為官歷練十數(shù)年。
現(xiàn)如今外放期限已滿,正待被調遣回京任命,在外熬了這么些年,想來此番定能升遷達,光宗耀祖的。
本族現(xiàn)如今雖不算顯赫,但憑著先祖?zhèn)儝晗聛淼倪@份家業(yè),日前在元陵倒還算受人尊崇。
秦家世代文人,秦家大老爺曾中了舉人,后一連著三次考試卻遺憾與進士無緣,不過憑著秦家大老爺?shù)娘L姿玉貌,竟破天荒的分了個教諭小官。
因著不錯的政務,現(xiàn)如今已熬到了從六品知州通判這一位置。
在一眾舉人中,已算是頂了天了。
秦家大老爺政務勤勉,生性灑脫風趣,風評不錯,且家宅太平清凈,這諾大的后院,便是沒得兒子,也不過才一妻一妾,比不過二房二老爺后院那滿屋子噪噪雜雜,鶯鶯燕燕。
其實這妾氏還是當年袁氏有孕時,老夫人心疼兒子,又見袁氏性子過于嬌嫩,未免不會伺候人,這才特意從自個跟前挑了一名老實穩(wěn)重的丫鬟送了過去。
卻不想,不過才那么一二回,竟也爭氣懷上了。
為此,當時已大肚便便的袁氏可沒少與秦老爺鬧騰。
秦老爺相貌雖風流,人倒還算是長情的,且與袁氏乃是少年夫妻,感情向來恩愛和睦,不過是遵守孝道,不好拂了母親的意。
又或者每每于夫妻二人間鬧了脾氣,一時氣不過,這才偶爾往妾氏屋里去上一二。
妻是妻,妾是妾,前為主,后為奴,秦家世家大族,向來段得清明。
這位妾氏便是筱姨娘,生了庶女后,便由老夫人做主抬做了姨娘。
筱姨娘住在南院的一座小院,院子不大,不算金碧華麗,但勝在精致別致,且有庭有院,里頭被人精心打理著,倒也顯得有幾分雅致。
此刻,只見炕桌前正坐著一名三十歲出頭的婦人,身形窈窕纖瘦,瓜子臉面,面白如雪,眉目如畫,雖已身為婦人,依稀可辨年輕時乃是個絕佳清秀佳人。
只許是性子寡淡,似并不常笑,眼角似已有幾折褶子,平添了些歲月的痕跡,且身穿了一身天青色的褂子,雖料子軟滑,樣式精致,到底過于老氣些了。
此人便是大房妾氏筱姨娘。
筱姨娘此刻正坐在炕桌前做著針線,眉間偶爾輕皺,似有心事,只手下動作熟練,一針一線并未曾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