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機會,將來的友好通商協(xié)議會升級成戰(zhàn)略協(xié)議。
信的末尾,簡單介紹了戰(zhàn)略協(xié)議,那就是互為盟友,大魏在若羌國出現(xiàn)困難的時候,提供強有力的幫助,要物資給物資,甚至包括援軍支持。
之前便說了,西域三十六國是一盤散沙,若羌國境內水草肥沃,像且末國就垂涎若羌國的地盤,時常侵犯,讓若羌國苦不堪言。
而如果和涼州建立起戰(zhàn)略協(xié)議,那就完全不同了,到時候若羌國可以請凌寧出兵,直接滅了且末國。
看完書信,若羌國主激動道:“請韓特使轉告寧王殿下,我若羌國以寧王殿下馬首是瞻。哦對了,樓蘭王那廝派了使臣前來,希望我出兵助他,他真是癡心妄想!韓特使稍等,我這就派人斬殺樓蘭使臣,以表誠心?!?br/>
韓業(yè)嘴角微揚,這一刻的他為自己是寧王殿下的親衛(wèi)而自豪!
...
哈密國位于樓蘭的東北位置,樓蘭王派去的使臣剛剛到達哈密國的王宮前,就被哈密王派遣的侍衛(wèi)亂刀砍死。
至于哈密王正在款待凌寧派來的使臣,而他懷中放著的書信上寫著全面通商協(xié)議。
顯然,哈密王也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但是,并非所有西域國家都識時務。
山國位于樓蘭國北面,彈丸小國,只有幾萬百姓,都城是墨山城,國內多山,山中多鐵礦,所以山國最善冶煉,而樓蘭又是山國最大的客戶。
所以面對樓蘭王派去的使臣,山國國主是拍著胸脯保證,愿意出三千山國戰(zhàn)士,支援樓蘭都城。
而面對凌寧派去的親衛(wèi),山國國主根本沒有交談,直接將這名親衛(wèi)殺害。
親衛(wèi)名叫張川,和展刑一樣,是那批犯了過錯準備發(fā)配,卻被凌寧主動收為親衛(wèi)的一員。
他們最凌寧忠心耿耿,勇敢無懼,不懼死亡。
這次奉命出使,張川選擇了山國,沒想到山國國主昏庸愚昧,選擇投靠樓蘭,要與大魏為敵。
于是張川拔刀殺敵,連殺五名山國侍衛(wèi),眼看著就要逼近山國國主后,他被亂箭射中。
垂死之際,張川哈哈大笑,笑聲響徹大殿:
“山國賊子,爾等且等著,寧王殿下必率雄兵而來,覆滅你山國,用不了多少,爾等小賊都將為我陪葬,哈哈哈...”
大笑之后,張川氣絕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