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秦軍真正的殺招并不是明面上的兩只部隊,而是隱藏在黑暗之中的那把匕首,務求一擊斃命的匕首。
眼看著,東西兩面的攻勢就要被壓制住,王龁判斷,對手應該已經(jīng)竭盡全力了,隨即中軍下令,三千五百精銳立即展開突襲。
隨著一陣鑼鼓之音傳來,一股濃烈的肅殺之氣瞬間在戰(zhàn)場上爆裂開來。
咔噠幾聲,數(shù)架云梯幾乎是摸著黑掛在了壁壘的城頭,巡城的趙兵反應已經(jīng)很快了,幾乎聽到聲音的一瞬間,便看向了那黑暗之處,只可惜還是晚了。
一名渾身黑衣黑甲的親兵已然立在了墻頭之上。
原來,云梯在搭上城頭之時,便已有一名秦銳士,憑借著高超的平衡能力,沿著不斷起伏著的云梯,拾階而上。而下方舉云梯的眾銳士,也生生憑借著超人的臂力,硬生生將前段掛著一個人的云梯給搭上了壁壘。
因此,云梯剛剛搭上,秦軍的銳士便已經(jīng)到了云梯的盡頭,快走兩步再一個小翻,便來到了壁壘之上。
這樣的配合,這樣的能力與臂力,這樣的時機把握,諸多的情節(jié),哪怕有一絲絲的錯漏,都無法完成。而對于這樣幾乎是雜技一般的行為,趙軍是根本沒有見過的,猝不及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發(fā)現(xiàn)秦軍的巡城趙軍剛剛喊出一嗓子“敵襲!”,一把利刃便已經(jīng)橫過了他的喉頭。
好消息是:趙軍的士卒終究還是完成了他的使命,將敵人來襲的消息給爆了出來,而收到消息的眾趙軍也紛紛趕來,形成陣型準備將秦軍趕下壁壘。
壞消息是:就在趙軍紛紛趕來之時,面前的秦軍已經(jīng)從一人變成了五人,正組成圓陣,封堵著趙軍前進的路線,而在黑暗之中,還不知有多少的秦軍正試圖通過那剛剛搭好的云梯登上城頭。
目前的情況是:秦軍五人組面對著的卻是趙軍近乎百人的圍攻。
說實話,趙軍心中是并沒有什么害怕之類的情緒,甚至還有些小興奮,即便秦軍已經(jīng)登上壁壘。畢竟這偌大的壁壘,秦軍只要運籌得當,總有間隙可趁,偷偷渡上來十幾二十人那是再簡單不過的了。趙軍所需要做的,也就是趁著他們立足未穩(wěn)之際,迅速集中優(yōu)勢兵力,將他們趕下去也就罷了。
這樣的故事,在這條壁壘之上已經(jīng)發(fā)生過無數(shù)多次了。
但這次,趙軍的士卒們顯然有些小瞧了眼前這群秦兵了,盡管他們只有一伍之人。怪只怪他們沒有能夠看到這群秦兵是如何悄然而快速地登上城樓的。
趙軍的進攻很快展開。
因為兵力的足夠優(yōu)勢,趙軍甚至沒有喊身后的弓兵們的支援,十幾打一,還要弓弩兵增援,這說出去像什么話?更何況,十幾人打一人,眼前的秦軍區(qū)區(qū)數(shù)人,幾乎與那白撿的功勞一般,如此之功,趙軍的屯長可并不想與更多的人分潤功勞。
長盾在前,長矛在側,趙軍用平推的方式向著秦軍近發(fā)著,試圖以人力生生將前方的秦軍和可能隨時上來的秦軍增兵們給退下壁壘。
顯然,趙軍雖然從戰(zhàn)略上藐視著秦軍,但在戰(zhàn)術上,卻還算是重視秦軍的,至少沒有想著分割包圍這樣的騷操作。平推過去,穩(wěn)得很!
自然,也快得很。
趙軍的屯長很清楚,自己需要迅速地解決戰(zhàn)斗,因為不定前方的友軍還需要自己的增援,自己不能被這點子的蠅頭小利給絆住了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