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從西側攀爬壁壘的王騎所部的秦軍很快也聽到了那帶著濃濃秦腔的喊“殺”聲。
那是自己人的聲響!
來自壁壘的那一側!
“胡將軍已至,且隨我殺上壁壘!”秦軍的曲長校尉們當即鼓舞著戰(zhàn)心道。
聞聽此言的秦軍,眼中戰(zhàn)火騰地一聲便再度雄雄冒了起來,連帶著登城的速度與手中揮刀的速度也不自覺地快了幾分——那可是先登之功,可不能讓給了他人!
壁壘之上的趙軍猝不及防之下,居然有好幾處都險些被秦軍給突破了。
若是此時胡傷所部也在壁壘的另一側,兩相齊齊發(fā)力,向著對方而去,恐怕立時就能將趙軍給殺個對穿,而壁壘也將隨之告破。
當然,這樣的“若是”并沒有發(fā)生。
登上壁壘的秦軍,目之所及,皆是鮮紅一片,哪里有自己人的身影。
“來遲了嗎?”秦卒暗自傷感道。
正感傷之時,數(shù)只箭矢突然襲來,愣神的秦軍或是被射殺當場或是直接摔落壁壘之下。
很快這波由東岸喊殺聲帶來的西面秦軍的小高潮,也終究因為獨木難支的緣故,在壁壘上趙軍弓兵及時的發(fā)威下,被狠狠地壓制了回去。倒沒有讓許歷派出預備隊。
但即便如此,也是讓一直高處觀戰(zhàn)的許歷驚出一身的冷汗:夾擊之勢尚未完成,僅僅憑著幾聲吶喊便有此奇效,若是一旦形成夾擊,前后呼應之下,又該是個怎樣的光景?
第一次的,許歷對守住三日的軍令有些忐忑。
當然了,心中無論如何的忐忑,表面上許歷依舊是穩(wěn)如老狗,繼續(xù)面不改色地俯瞰著整個戰(zhàn)場。
只是,自覺不自覺的,許歷看向東側的次數(shù)明顯增多了不少。
東面,提著長刀的胡傷,一個刀花,十數(shù)支射向他的箭矢隨之被掃落在地。趁著趙軍弓兵更換箭矢的空隙,胡傷帶著麾下親兵趕忙踏浪而行,短短一瞬竟然已經走出十數(shù)步。
緊接著,破空之聲襲來,胡傷隨即大吼一聲:“御!”
眾秦軍之中盾兵聞令立即向前高高舉起手中長盾,將身后同樣收到指令縮回手腳的同袍們給牢牢護住。
然而能夠迅速反應并完成操作的秦卒畢竟是少數(shù),更多的則是在完成動作的途中便已經被箭雨射中。
但饒是如此,半起的盾牌,與半縮的身子,也至少減少了許多的受傷的可能。也因此,秦軍的傷亡隨著胡傷將軍的加入而大幅度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