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寒風蕭瑟。
祖歷城頭上,輪值警戒的士卒早早燃起了火盆。
幾個隊率彎弓將火箭拋射出去,點燃了城墻外圍的警戒火堆。
城外城頭一片火光通明,讓這座陷入魏軍重圍的小城池,孤獨且又倔強的宣誓著漢家的天命火德。
也斷絕了夏侯儒與郭淮,打算趁著夜色遣士卒清掉一些路障的心思。
彼逆蜀魏延久經戎馬,我等不可取巧也!
感慨了聲,他們二人便也轉去巡營,督促將士們森嚴值夜戒備,莫要因為行軍疲憊困乏而松懈讓逆蜀所趁。
雖說,逆蜀出城的幾率不大,但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夜,漸漸深了。
暮秋入夜后的祖歷縣,沒有了蟲豸的擾夢,但從北方而來的朔風無休止的嗚咽著,連河水流動的聲音都掩蓋了。
城西的城頭上,一群士卒影影綽綽,正順著繩索垂下城墻。
人數(shù)不多,約莫兩百,皆是魏延的親衛(wèi)部曲。
他素來善養(yǎng)士卒,部曲中多有死命相隨者。今他打算親自出城夜襲,無需許下厚賞、椎牛饗之,便響應者如云。
立于另一側的關興,終于知道了,魏延為何不擔心歸來攀爬上城墻艱難的問題。
原先從城下攀爬,士卒們主要靠自身的臂力,抓系在垛口的繩子一步步蹬著城墻上來。縱使祖歷城墻不過兩丈高,也要受限于身體支力不勻而極其耗費時間。
但魏延討了巧。
直接將幾支長梯一并,橫釘上木板,架在了城頭上就成為了簡陋的吊橋。
身手再矯健的士卒只需彈指的時間便可攀上來。
亦是膽大妄為。
明明是守城方,竟然還弄出這樣攀城工具來,委實令人無語。
不過,關興只能暗中腹誹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