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了糧秣轉運問題,便是思緒可否出兵的時刻。
曹真憑案起身,轉后從庋具中尋出一大摞布帛,逐一鋪展在案幾上,凝眉捋胡細細沉吟。
每一片布帛都頗大。
卷首有些以地域命名,如“天水”、“漢中”、“隴西”與“武都”等。
細文則是密密麻麻的計錄了,此些被漢軍所據郡縣的實況。
如大致駐軍多寡,關隘戍圍有幾多,糧秣出產及安置黎庶等,連各郡縣每月運送的糧秣輜重都記錄在側。
有些布帛,則是以人名作序首。
如“蜀諸葛亮”、“蜀趙云”、“蜀魏延”、“蜀吳懿”、“蜀馬岱”等等。
如若鄭璞有幸目睹此案,便會驚詫不已。
出仕寥寥數(shù)年、年齒輕輕的他,竟也在列!
且記事頗為詳細。
“蜀討虜將軍、領相府參軍璞,廣漢什邡人也?!?br/>
“其先父鄭度,劉璋籌畫士也,璞有其風。蜀丞相亮得之,辟為僚佐,頗為器異,常召之議軍計。蜀主禪亦親善之,以故蜀張飛次女賜婚之,為連襟矣。謠傳巴蜀之地,士庶私謂璞類同于舊日蜀法正,有奇畫策算且睚眥必報?!?br/>
“傳聞,逆蜀討平南中諸郡叛亂,璞有籌畫之功;募南蠻之兵、斷南中豪族根基,蜀丞相亮多用其言?!?br/>
“后領玄武督軍,戰(zhàn)陰平景谷道,以伏兵大敗氐王符章,后符章舉族內附蜀,乃璞此戰(zhàn)之功也。”
“魏興郡之戰(zhàn),璞亦隨征。申儀投降、西城黎庶皆被遷徙、荊州從事州泰全軍覆沒等事,緣由未探明,固不能斷言其設謀與否?!?br/>
“隴右之戰(zhàn),璞與馬謖扼守蕭關道。謖冒進,大敗而歸,璞以四千兵馬堅守,抗故左將軍郃、將軍平與凌三倍之軍。璞兵死十之七八,而軍不潰,終得蜀將陳式及魏延麾下騎督趙廣來援,活歸。其忠不畏死,其義得士卒死不旋踵,其思奇謀善斷,恐他日為我大魏之患也。”
“冬十月末,蜀丞相亮別遣璞督領本部至隴西狄道。璞分兵諸將巡防務,自攜隨從及弟子與游楚談絲竹風雅,往來甚頻,數(shù)月不怠,其心未知也。”
.................................
而曹真如今的目光,便是落在錄鄭璞之事的布帛上。
倒不是覺得,如今的鄭璞是魏國最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