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
大漢西出隴西討南羌(河湟以南的西羌)的戰(zhàn)事落幕。
昔日強盛一時的參狼種羌徹底覆滅。
勢力強大的部落豪帥,要么被誅殺,要么被大漢遷其族人回蜀地安置,勢力不存。而最早投降的小部落,則是被大漢冊封官職,歲納貢品,遣在西頃山一帶的洮水流域安置。與參狼結(jié)盟的化外鐘存種羌,情況類同。
此舉,乃是為了南羌的長治久安。
因為大漢無法遷民去占據(jù)西頃山及賜支河曲之地。
如果將參狼與鐘存的種號變成歷史,那么此二地將會被燒當(dāng)種羌所蠶食,進而催生出一個龐然大物來,更不利于大漢邊境的安穩(wěn)。
畢竟,如今的燒當(dāng)種羌已然很強大了。
且他們之所以臣服于大漢,最大的緣由乃是以自身之力無法抗衡逆魏的刀鋒。
而留下一些參狼與鐘存種羌小部落,則是不同。
他們處于勢力弱小種,為了生存只得依附大漢。且又見識過大漢刀鋒之利,日后絕不敢再冒犯大漢天威。就如昔日隴西諸種羌入寇漢中郡,被板楯蠻殺得十不存一,進而祖祖輩輩皆口口相傳“不可南行”的箴言,至今都從不敢再入寇益州。
而無端被卷入戰(zhàn)事的化外白馬種羌,則是成為了大漢的附庸。
姜維僅以四千士卒的孤軍來襲,便讓他們偌大的部落絲毫沒有反抗之力,亦讓他們再度想起了昔日大漢將匈奴追亡逐北的戰(zhàn)績。
只不過,姜維并沒有為難他們。
當(dāng)他們皆請降后,姜維聲稱自身僅是追擊參狼種羌而來,對他們并無敵意。
為證明所言非虛,還當(dāng)場將他們悉數(shù)釋放及歸還戰(zhàn)獲;且還以護羌校尉掌羌事的職權(quán),承諾只要他們不犯大漢邊境,漢軍就絕不會再度踏上阿尼瑪卿山脈的河谷流域。
此舉,讓所有白馬種羌豪帥皆感恩涕零。
抑或者說,以鮮血澆灌出來的仁義,更令人倍加珍惜吧。
他們殺牛宰羊,供大漢士卒吃食;且在姜維領(lǐng)軍押解戰(zhàn)敗的參狼種羌族人及戰(zhàn)獲歸去時,還自發(fā)讓后輩子侄帶著貢品隨行。
想請求大漢朝廷賜下官職,成為附庸。
嗯,姜維很著急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