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暮安謐,沉寂如一潭死水。
月色朦朧,星光迷離,從夜空中如絲縷垂下,將丞相府的樓臺亭閣籠罩其中。
丞相諸葛亮署屋外的廊道中,一小吏手提青銅油燭具居前引路,鄭璞緊隨其后。微風(fēng)輕拂,青銅油燭具火光搖曳,將兩人的影子映拖在后方,時而張牙舞爪睥睨,時而起舞歡慶喜悅。
一如鄭璞此時心緒。
被丞相諸葛亮賜餐后,兩人又坐論敘話了良久。
依舊是丞相問,他作答。
且,所問之事,不再局限于軍略籌畫,而且涵蓋了政事、民生、用人及吏治等等諸多瑣細(xì)??夹V?,多于探討。
亦讓日后將提攜之心,潤物無聲藏言辭中。
鄭璞自然凝神悉心作答,既不敢鋒芒畢露,亦不甘作庸碌老成之態(tài)。
是故,甫一敘罷出來,便覺得身心憔悴。
唉........
與這樣一位達(dá)治知變的智者坐談,固然能獲益良多,卻也是心累不已。
心中暗嘆了聲,鄭璞收起思緒,將目光放在青銅油燭具上,留意腳下道路。
值守小吏引路的去處,乃是門下督署屋。
漢制,州郡及縣的府署,后方都空出幾間院屋,供一些無財力自行購置住處的主官以及僚屬棲居。丞相府亦然,各級僚佐署屋都有棲居之處。尤其是門下督(全稱為門下督盜賊),乃有儀仗、值守、宿衛(wèi)等職責(zé),自然不缺僚佐及甲士的下榻之處。
鄭璞并不想入住在此。
但京師禁宵,無手令不得夜行!
無法歸去借住秦府,亦只好將就一夜。
而且,從諸葛亮署屋里出來時,他還被丞相叮囑代為傳話:讓門下督馬忠前去議事。
一路輕聲慢行,到了門下督署公處。
鄭璞請那引路小吏暫候,自去尋值守的甲士詢問,“在下乃書佐鄭璞,歸馬都督節(jié)制。敢問壯士,馬都督今夜所棲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