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伴著整齊的松弦聲,一股烏云驟然從叛軍陣內(nèi)騰空而起。
那是數(shù)百支箭矢同時拋射,才能展現(xiàn)的壯觀。
只見那箭矢傾斜拋向蒼穹,待弓弦力衰后,又依著鏃重而羽尾的著力慣性,畫了一完美的弧線,往漢軍戍圍上猛然扎落而下。
泛著啞光的箭鏃,依稀閃耀著陽光點點刺眼。
“盾!”
“盾!”
無需句扶及柳隱親自下令,各級佐率便厲聲大吼。
讓前列士卒聞聲,當(dāng)即矮身入掩垣躲避,并舉盾于頂,護(hù)住身側(cè)雙手持弩者。
“咄!”
“咄!咄!”
箭矢如暴雨席卷而至,或零亂的扎在板楯上,或?qū)たp釘入竹墻之隙中,或被外延堅石彈開。
且一陣落罷,又有一陣從賊陣騰空而至。
然而,戍圍之上的漢軍,除去幾個倒霉兒被流失刮蹭而過外,幾無傷者。
不過拋射的目的,主壓制掩護(hù)。
在箭云升起時,那些出陣提著麻繩網(wǎng)土石的各部蠻夷,已經(jīng)發(fā)足狂奔而來。
不可避免,陣型在疾奔中,個別人的身軀露了出來。
而漢軍戍圍之上的持弩者,正心無旁騖的,正瞇眼透過軍弩的望山瞄準(zhǔn),食指壓著弩下方的懸刀,準(zhǔn)備狙擊。
“嗖!”
“嗖!”
零零散散,短僅兩尺粗如拇指的弩矢,夾帶著尖銳的破空聲,筆直勁射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