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慧的辦法也簡單,自己親爸親媽的工作指望不上,那就想辦法去接別人父母的班兒。
這想法,乍一聽似乎有些癡人說夢。
但在現(xiàn)實中,卻也不是不可能。
她只要找個雙職工的家庭,最好只有一個兒子,然后想辦法嫁給這家的兒子,如此一來,公公婆婆兩人,隨便哪個把工作讓給她,她就有工作了。
有了工作,就不用下鄉(xiāng)。
如此,她不但不用受苦,為難的婚姻問題也解決了!
韓美慧越想越覺得這個辦法可行。
受幾千年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父母或許會舍不得把工作傳給親閨女,卻愿意留給兒媳婦。
因為親閨女早晚會嫁人,而兒媳婦進(jìn)了自己家,那就是自家人。
就像古代,某些手中握有傳家秘方的人家,就講究“傳子不傳女、傳媳不傳女”。
尤其是給家里生了兒子的女人,絕對更加受到家族的重視。
有些研究歷史的人就曾經(jīng)提出過一種論調(diào):不管是華國的女帝還是沙俄的那位女皇,她們都給丈夫生了兒子。
如此才能慢慢接觸政權(quán)中心,才能有機會取而代之!
韓美慧沒有謀奪婆家財產(chǎn)的野心,她現(xiàn)在只想躲過下鄉(xiāng),找個條件好的對象!
有了主意,韓美慧就開始尋找目標(biāo)。
很快,她就鎖定了一個人——許家的許建國。
許家跟韓家一樣,都是機械廠的職工。
最大的區(qū)別是,許父是五級鉗工,而韓父只是個普通的搬運工。
許父上過私塾,在洋人開辦的工廠當(dāng)過學(xué)徒,后來拜了一位技師當(dāng)師傅,學(xué)會了精湛的技藝。
解放后,跟著他那個八級鉗工的師傅來到機械廠工作。
雖然算不得機械廠的元老,可人家的師傅是啊,再加上技術(shù)過硬,很快就在機械廠站穩(wěn)了腳跟。